嚴長壽,把對台灣教育的殷切、憂慮濃縮成文字,刻劃在紙上,那些文字的力度從紙面透到紙背,刻進人心。在字句之中我彷彿可以看見作者緊促的額頭,振筆疾書的激昂,對教育改革的期待;就是這樣深刻的使命感和熱忱,感動每個翻閱此書、談論此書的人。

  教育,深深影響個人、家庭,甚至整個社會和國家,是一件馬虎不得的要事。台灣的教育一直以來有許多的問題和盲點,面對這樣的環境,以前的我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問題冒出來時就會抱怨,並加以批評一番,但沒有強烈的意識到自己有改變教育環境的責任,也以為自己理所當然的沒有能力付出什麼;但這本書使我改觀了!作者沒有很雄厚傲人的學歷,也不是一個和教育相關的職員、官員或者政治家,只是一個飯店總裁,卻能為教育挺身而出,並帶出許多人的改變;讓我突然明白,每個人都應更加看重教育,並且只要有一顆單純想改善教育的熱心,各領域的人都能為教育發聲,帶來改變!

  書中論及的教育制度和制度下人們的情況讓我很有感觸,因為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長大的人。在某一章中他談到分數決定一切這回事,我覺得這種觀念真的很可怕,因為家長、老師,甚至學生自己,不會認真考慮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學生也沒有對自己的規畫;一味的就是想在課業上成為模範生。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用這種書本上課,背誦,考試的方式學習,成績不佳也不代表他沒有其他更適合的路,若我們就因此否定掉一個潛力無限的人的價值,就像把短跑、跳高、體操的運動員都塑造成機器人一樣,教育部不該只是創造成績優異的一群人,這對於學生個人和對國家社會都是一場大悲劇。

  他在書中說道:「年輕人要有自己的主張,自己的判斷,發掘自己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初衷,這樣才能激發自己無可救藥的熱忱。」我們應該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並勇敢地、大方地回應它!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家人雖然不反對我去畫室學畫,但當我國中畢業時要選擇高中還是高職時,父母因為我成績不錯,不希望我選擇高職,根深蒂固的傳統想法加上虛榮心,讓我過了矛盾又迷茫的三年高中生活。在大環境的壓力下,我選擇順著大家的期待走,卻發現自己做事情變得沒有動力和期待,所以考大學時我毅然決然踏上了真正喜歡的藝術之路;經過溝通,家人從不解到支持,使我能無後顧之憂的為夢想冒險。我衷心的期盼國高中甚至大學的學生都能發現自己所愛,能勇敢突破;而每個家長也能對小孩的志向和選擇給予最大的鼓勵與支持。

  台灣學生比較被動,對身邊的事物沒有感情,對世界沒有太大的好奇心,這也是台灣政治和文化下的影響;現在的年輕人,每天在高刺激的媒體和娛樂下生活,花很多時間漫無目的的掛在網路上,沒有主見的接受媒體訊息,卻不知不覺地被限制在一個自設的網中。作者希望教育能夠讓學生將目光從書本移開、去關懷自己以外的人事物,激發對社會,世界的熱情。

  一本好的書能帶出讀者許多啟發。讀這本書我非常的激動,腦中不停想著對這個教育環境我能做什麼?身為一個大學生的我能帶出怎樣的改變?我想,就個人部分而言,我會在藝術領域上努力鑽研學習,成為一個頂尖專業的設計人,能夠鼓勵更多對藝術有興趣的人,並在社會上帶出不一樣的影響力;並且,也有許多現在就能動身投入的改變,我會更多積極參與。教育應該不一樣,不只等待制度改變,人對教育的態度要先轉換,若能有更多願意為教育改變而發聲,帶出實際行動的人,我相信台灣會教育出一代又一代潛能被發掘、善用,並對國家有所貢獻的人才!

 

----------------------------------------------------------------------------------------------------------------------------------------------------------------------------------------------
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國文教學組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