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本身是個愛吃的人,所以當書單中出現吳寶春的名字時,不多說,就決定看這本書了。老實說,以前對吳寶春的印象僅止於「在國際比賽上得過獎的台裔麵包師傅」罷了,在看完他的故事之後,才明白外界評論他的麵包為「有內涵」麵包的原因由何而來。
在剛開始看吳寶春的故事時,我一直有一個隱隱約約的既視感,我身邊也有一些像吳寶春一樣,不重視課業而較專精於自己興趣與專長的朋友,或許課業方面表現不盡理想,但在另一方面卻有所成就,大放異彩,這就是所謂的「上帝為你關了一扇窗,卻會為你開啟另外一扇窗」吧!那些人中,有些是我國中時的同學,而有些是我高中時的同學;國中的同學就選擇了高工、高職或家商,高中的同學則是較晚發現自己終究不是讀書的材料而轉學或休學。但是再怎麼樣,他們畢竟還是就讀高工或高職,那些都還算是我們認知中,有繼續受「正規教育學習」的一途,而並非像吳寶春身不由己的選擇去當學徒這一條路。
就我感覺,吳寶春所形容的學徒生涯,看似跟我們所謂「上學」的生活差很多,但實際上,某些本質卻還是相同的,像「努力」,就是兩者的共同點,也是學習或挑戰一切的不二法門,因為沒有什麼事情是走捷徑就可達成而不需要靠努力的!但就當時他們的年代來說,學徒畢竟不是正規教育,而較偏向工作,對吳寶春來說,學習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他以親身經歷來學習這一切。不過,他所更加辛苦的是,學徒的生活已經半踏入現實的社會之中,跟我們還處在校園中的「社會縮影」終究是有差的,人人皆說社會是很殘酷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吳寶春一開始在麵包店當學徒時就受盡挫折,但依舊咬緊牙關努力撐下去,努力、失敗、再努力,曾多次想放棄,但還是靠自己始終如一的信念──要出人頭地讓母親想清福──撐了下來,不禁讓我把它跟現代的我們作比較,現代的七八年級生更甚至將來的九年級生,會被老一輩稱作草莓族,並不是沒有理由的,我們越來越禁不起挫折,將來也無法被認定會成大事。
時代的差異,生活環境的改變,也間接影響很多方面的事與觀念,但還是有一些相重疊的共同點。像就學習方面來說,當吳寶春在盲目摸索之中忘記他學習的初衷時,就像我們為了現在的教育,努力求高分而去死記硬背,卻忘了學習當中所尋求的真理,是要真的懂!我們能模仿、能依樣畫葫蘆,但到頭來會畫葫蘆的還是別人,而非自己。吳寶春到了後來,便捨棄以前一知半解曖昧不清的求學態度,將自己以前所學錯誤的全部捨棄,從頭開始,把自己當作是一塊空白的海綿,盡量多方去吸收、學習,只為了在自己所擅長的「麵包」這一塊上更加精益求精,這樣的吳寶春精神令人深深佩服,所以今天他會成功並不是沒有理由的。再反觀我們自己,是該好好檢討重新檢視求學的態度與對知識渴望的那顆心。
記得在書中有這麼一段,吳寶春為了學習,甚至還跟其他學徒合作偷「配方」,並把它視為珍寶這段,令人印象深刻且引人發笑。更有一段是在講述他初戀的小故事,與我們所處的生活差異甚大而讓我省思,現在的學生開玩笑掛在口頭禪上,大學必修三學分──愛情、社團、課業,常常就有人為了愛情沖昏頭,捨棄一切,但吳寶春卻堅定自己的意志,為了早日出人頭地,毅然決然地在「愛情與麵包」當中選擇「麵包」。不禁令人思考,藉由一些小事上的決定與做法,會成功的人,「態度」也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書中還有一位重要的靈魂人物──吳寶春的母親也令我印象深刻,真是一為令人欽佩的舊台灣鄉下婦女,吳媽媽省吃儉用努力工作拉拔孩子長大,一碗魚頭吃好幾天好幾餐的畫面讓吳寶春久久難忘,他體諒母親為家裡的種種付出而自願畢業後就北上當學徒分擔家中經濟來源,並殷殷期盼自己能早日成就一番大事業以報答母親,吳寶春與其母親的牽絆,這份純純又直接的親子之愛,讓我感動之餘,不禁重新省思現代的我們與父母親之間施與受的關係。
看完了吳寶春的自傳,想起了他在書中所提及的一段,「時代考驗青年」,未來的我們所處的時代局勢如何?等待著我們的未來又是怎樣?實在是讓人難以預料與想像,但我相信按吳寶春所「用身體親身經歷去學、去感受、去體會」下來的人生法則──正面積極的思考,對於困難突破他、面對他、挑戰他。突破挫折後,邁向成熟懂事;努力過後,即使失敗,懷著更向前一步的心,重新出發,一切都不會太遲。追根究底,不斷的「努力」將成為對抗一切與獲取成功的不二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