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公園裡,陽光,在地面上緩緩的伸展開來照耀著我手背,陣陣的暖意從指間串連到我的全身;早晨出現的微風難免會惡作劇一下,在我沉浸在陽光的懷抱之下,從我身旁驚醒了我,一股沁涼、清晰的感覺覆蓋我全身,原來在皮膚上的冷、熱變化是如此的奇妙,早晨的清風依舊的吹拂,吹拂著樹上的枝葉,驅使他們搖起沙鈴發出沙刷沙刷的輕音,麻雀潤起牠的喉嚨當起主唱著來,原來聲音是竟然可以如此這樣清爽。
隨著風的起舞,泛黃的枯葉,嶄露它的特技,紛紛用360度的連續大翻轉地降下來,枯黃的葉子在陽光之下,似乎不是我想的那樣映著光芒,但對這樣的景象既賞心悅目又苦惱,因為我抬起頭來看,陽光從一堆葉子的邊緣穿過,而我卻不知是陽光使枯葉變得耀眼,還是枯葉遮住了陽光,使太陽展現部分美。落葉同時也散發出它的氣味,或許是我程度不好,不知如何形容那股清香。
以上是我不經意地經過某個地方所感受到的事,藉由我從《美的覺醒》書中所學習到想法,讓我重新使用視覺、嗅覺、聽覺、觸覺這幾種感覺去發掘大自然中,時時向我透露的訊息,即使這種毫不起眼的景象,經由用心地探索當中奧妙就能發現什麼,放在心理,細細地咀嚼、回想剛才所發現的東西,美,就是因此而得到的。
我在閱讀《美的覺醒》這本書之前少有這樣的心思去細細地感受偶然發生的景物。在這繁忙的生活裡,我對於周圍的事物少有用心的去欣賞,走馬看花已經成為我去看待每一件事物的習慣,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景物我也不想去觀察它所蘊含的新奇,即使抬起頭來偶然看到天上的雲霞,「驚奇」這樣的感覺在我心中也沒那麼強烈,我的視覺就只有停留幾秒鐘去看雲霞,似乎我只有在見到世間從未發生過的景象才會感到驚奇,而我卻不曾去欣賞書中告訴我們的,鄰近夜晚的晚霞那由紅漸漸地轉橘、由橘漸漸地轉紫,層層堆疊的色彩變化,那不是隨便一位畫家、一台相機就可模仿下來的,就像詩人狄更生所說的「美不是人工造就的,而是天生固有的」,以我們現在的水準是無法把自然之美模仿到完全一樣。
而我對於「美」的觀點,我也常侷限在某個地方,清晨朦朧的迷霧當中櫻花漸漸飄落、夜晚的煙火綻放著光彩,只有像那些眼睛看的到的東西,我才去用美形容他,不知何時我只知道這些才叫美,「美」似乎只能從我的視覺上感受的到。
回想起我最初抬起頭,看著夜空、星羅密布,對於天上的星空,懷著滿腔的熱忱,為了探索未知的事物,我用盡了各種感覺去欣賞每一件事,但是隨著人的成長,我在不知不覺中,視覺成為我的一切,其它感覺只是在輔助而已。從此只有眼睛看的到的美,才知道是美,什麼時候我變得這麼可悲呢?
而《美的覺醒》這本書就是為了喚醒我們,重返孩童時期的那種純真、無邪的眼光去重新探索生活周遭的事物,視覺、味覺、觸覺、嗅覺、聽覺,各個獨立或者相輔相成,不再只是特別偏向於哪一種知覺。作者將人的五覺分別討論,舉出日常可見的例子,來帶領大家思考「美」的定義,「美」在五感裡的感受。雖然說形式上是分別討論,但當中也悄悄地融入其他的感覺,使人不會感到乏味。
自從看過《美的覺醒》這本書中的引領,我才知道美不見得只在眼睛裡發現,不光只是看的到的、就連聽得到的、聞得到的、嚐得到的甚至是觸覺也可以說是美的感受。我開始想用書中所舉的那些例子,重新探索「美」的定義,精緻的餐點味道、不同材質的觸感到平常的一時的鳥囀、一陣清香都將會是我尋找美的歷程。
但是比起用盡人的五感去感受,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接觸,因為心裡的起伏變化,正是我們從我們的五感所接觸的東西刺激出現,就像詩人劉華萊士說過「美會在凝視者的眼睛裡」以及詩人愛默生:「如果兩眼生來為著注視,美就是她存在的原因」雖然兩者皆說是眼睛,但兩句中皆因為觀察者用心的去注視才能發現美。於是清晨開始,我一早起來,在一座公園裡散步著,用心的去觀察身邊的景色,看看究竟能發現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