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閱讀完本書之後,覺得感觸與收穫頗多,也讓我靜下心思考對於自己的人生觀與規畫,而我也針對其中幾封令我較有感觸與體悟的部分與大家分享。
正值求學階段的我,首先與自我關係最為接近的「談讀書」篇,是我感觸最深且閱讀過程中點頭如搗蒜的,一開頭作者便點出:「你是撫心自問:你每天真抽不出一點鐘或半鐘的工夫麼?……你能否在課外讀書,不是你有沒有時間的問題,是你有沒有決心的問題。」真的是當頭棒喝。因為不管是「時間」亦或是「決心」都點出了最大的問題所在,不單單只是讀書如此,做任何事都是,因為我們總是習慣以「沒時間」做為藉口,作業沒寫、書讀不完、考試考差等,因為惰性所以用沒時間作為逃避責任的理由,因為惰性所以決心不足以來督促自我,其實我一直覺得人都有很大的能耐與彈性,每個人每天二十四小時,工作忙碌行程滿檔的人大有人在,好吃懶惰虛度光陰的人也大有人在,沒有為何別人行自己不行的道理,舉例來說,很慚愧的,我試著去回想自己面對期中考中時,同樣的時間,有期中考的壓力時我努力熬夜讀書求好成績,睡眠在這時候卻顯得微不足道,但反觀平常時,我可能放縱自我常常沉迷於facebook或不停地做畫面整理,也就是為什麼作者書中提到:「許多人的學問當在忙中做成的。」只是我們做了何種選擇,也讓我想到,就好像挑選人生的柿子,你要選擇軟柿子(輕鬆)或是硬柿子(有意義)一般,決定全都操之在己,而我們就要做好「選擇」的角色,不要落入所謂的草莓族中。
另外,「談升學與選課」更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雖然現在已經不是書中所提升大學的問題,但面對研究所升學問題中,文憑與實學的問題仍然是存在的,在面對現今社會中,很多人讀研究所不是為了學東西,而是因為文憑或是逃避面對就業的一個方式,甚至進入了研究所也對於自己想習得什麼是茫然的,更別說是對自己的人生規畫。而很慶幸的,我自認自己在這方面是很明確的,或許是我經過轉學過程,也經過工作的歷練,所以我曾經認真省視自己,也因為家庭因素需要,我了解現實與時間的壓力和懂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但反觀現在很多年輕人,因為少子化父母親更加地保護孩子,害怕其受傷害,因此養成其安逸無法面對挫折的個性,我想這也是許多家長與青年必須自我反省的課題,而在此我以自身省視自己的例子來與大家分享,當我面臨對未來茫然時,我必定會找一個空檔時間如下午、晚上,然後靜下心什麼事都不做,準備一張紙與筆,思考寫出自己現在想要做與期望的未來目標,然後將之排序訂定時間表,並在旁標加註該如何做,雖然我不敢說這方法對人人有用,但在我身上它確實幫助我仔細的思考人生和對未來更有目標與動力。而文中另外提到的「專門」問題,我更深表認同,根基寬大穩固比起好高騖遠空談更為來的重要,尤其在現在職場處於競爭的環境下,表淺與單一的才能已無法應付時代的需求,需擴充自己多元的才能與眼界,並紮實的打好自己的基礎,「多元與專精」缺一不可也是面對未來最好的利器,所以我們更應該趁現在求學階段的單純生活,善用學校資源並利用課餘時間多做自我充實,才是積極面對人生之道。
在「談作文」方面,當我拿到本書看到每封標題時,忍不住馬上就閱讀起這封信來,因為在現今多數學生寫作能力越來越低落的情況下,我覺得「作文」是非常重要且需要投注時間學習的,雖然在本封信中作者只是很表淺的提到學作文要注意寫生,勤作描寫和記敘文,建議我們閱讀〈文章作法〉,但我也讓我回憶起我小時候學習作文的歷程,我覺得我很幸運的遇到一個很好的小學老師,無怨無悔的用心付出,當時他為了訓練我的寫作能力,要求我每天寫一篇文章,而他也會每篇確實批改並給予我意見和要求我再修改他再批改,並且提供給我大量的文章書籍閱讀,所以我的童年中閱讀占了我很大的學習比例,並且在不停的寫作中我磨練出一定的寫作能力,也讓我在之後面對各個大大小小的國文考試中遊刃有餘,但反觀現在的語文學習環境,在學校中國語課的堂數減少,老師們光要應付學校的課程進度,很難有多餘的時間做寫作的加強與指導,再加上現在科技發達,學生們接受到許多的聲光刺激,本身對於外在事物的觀察體悟也變得較不敏感,喜歡接受動畫影片刺激而不喜歡閱讀書籍,還有電腦打字漸漸取代書寫等種種原因,都讓我們學生的作文能力慢慢的退步,我想這是一個很需要迫切重視的問題,不論是教育部、學校、老師、家長或是學生本身,都應該認真省視「作文」的重要性。
最後在「談在羅浮宮所得的一個感想」中,除了作者要告訴我們的「效率」外,我還另外獲得了另一個收穫「盲從」,首先先談作者所說的「效率」,我覺得這是現在追求科技發達、快速生活所帶來的另一個隱憂,因為在講求速率的大環境下,我們已經漸漸忘記去體會「慢的哲學」,以前老一輩的人總會對我們耳提面命:「呷緊弄破碗」,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但現今追求「速成」的生活,每個人都求快、求成效,但往往卻忽略品質的重要性,新的科技不停的在取代傳統,漸漸的我們就會忘記了我們的根本,舉例來說,傳統工藝越來越沒落的原因何在?因為需要花長時間去學的技藝與現在科技兩者相比之下,「效率」戰勝了「傳統」,以經濟學來看,對大多現代人來說傳統工藝的投資不符成本、報酬率不高,而這樣所帶來的另一個影響,我覺得更嚴重的是,讓人心在潛移默化中變得越來越現實,也讓我想起以前在電視廣告中看到的「呷飽未」,這樣的隨口一句問候也漸漸不見了。而另一個「盲從」,是我覺得「羅浮宮」除了代表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外,還有另一個象徵符號是「品味」,好像告訴別人,只要去過羅浮宮就代表你是高水準、有品味的人,而是不是真的有興趣?真的用心去懂去欣賞?真的發自內心?那好像變成是其次的問題,就好像之前造成轟動排隊的歷史博物館米勒展,究竟去欣賞看展的人有多少人是真的懂、真的發自內心想去看,還是只是因為大家去所以就該去,我沒去好像就跟不上流行,所以就去虛晃一圈等,「盲從」也是現代人追求流行所帶來的另一個問題。
總結本書,我覺得《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就像一座汪洋中的燈塔,用它微弱的光線在不同的道路上給予我們一個光明的方向;就好比父母親,不管幾歲我們在父母眼中看來都像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但正值叛逆期的我們眼中盡是朋友最大,父母的諄諄教誨總是左耳進右耳出進不了心裡,總是要到了經歷傷痕累累才想起家中的父母,無怨無悔的等待當我們的避風港。而本書雖然受信人為中學程度的青年,但我覺得它是一本不管青年、中年或甚至是老人都值得閱讀的書,青年時我讀它以尋一個方向;中年時我讀它以求教育我的孩子;老年時我讀它以把握僅剩的光陰來彌補人生的不足,在經過不同階段的歷練,初讀、再讀、覆讀必然也會有不同的收穫與自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