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雖然厚重,但內容悲涼透入骨髓,彷彿自己正經歷戰火無情的砲轟,是被上帝及命運遺棄的孩子。作者的一生其實就是整個二十世紀中國顛沛流離的縮影。每看必讀過夜半,眼淚就像被殺害的同胞所淌的血般不停止。我的外公、爺爺也曾是其中的一份子,在那個身不由己、動盪不安的年代,年少離開家鄉,直到白髮蒼蒼再次返鄉時,早已人事全非,老淚縱橫也無法改變,感慨這段歷史的遺跡所帶來的不只是兩代人的遺憾。

  或與是外公的緣故,我彷彿也正在讀著他的故事,儘管經歷與作者不大相同,外公的遭遇其實更加嚴苛悲傷。日本人在半個月內攻佔了整個河南省,外公的父親抓著最後一把錢,要年僅十五歲的外公帶著同學出走。從河南內鄉開始,逃難動線沿著山西、陝西、內蒙、甘肅、青海、湖北、直到四川寶雞。一路上只見無數挨餓而凍死的野莩、像稻草堆班被炸到面目全非而來不及火化的死去士兵……,身無分文的他們飢餓就扒白楊樹皮煮來吃,沒力逃難就相互扶持背著對方。由於是地主身分,外公父母被共黨抓到街上清算批鬥而被活活打死,財產全被沒收,房子甚至被共黨黨員當成宿舍強住。外公父母死時連棺材都沒有,只得用兩片破木板葬在隱密的火車軌道草叢邊,這是外公一輩子的遺憾。

  這與作者父親身為國民黨大老可以為他們在每一站支援接應,甚至有餘力接應其他逃難的人是截然不同的。作者的父親在日後戰史上不僅留名且能養老而終,然而我的外公卻必須在高中時期就被扣著地主的罪名而四處流亡,連父母都無法好好入殮。所以作者這種家破人亡、身不由己的心酸體認,相較之下又似乎比我外公來得淡些。

  雖然那個年代發生的事情我並沒有親身經歷,但在看這本書時彷彿就像外公在敘述那亙古綿長的辛酸故事,在文字閱讀中深刻體會,雖然記錄的是齊邦媛女士的一生,但卻是一代失落中國遺民最終在歲月摧殘下的感嘆。中國人的每場戰役、每次對峙談判,其實都無法團結一致向外,也無法以同理心看待其他族群。就像外公剛來臺灣做小生意擺地攤,因語言不通而受人欺侮。這種種族差異並不是臺灣人或大陸人的錯,歷史的洪流重重的衝擊著他,而外公也只是事件底下的受害者。許多人質疑外省人享盡一切好處,但我外公和他的老朋友卻不是過著「好日子」的那群外省人,許多伯伯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年華為國奉獻,卻只換得在安養院某一角落或是鄉下獨居默默死去。而外公在經歷了一切後,學會了台語,與本省人相處融洽成為朋友,也對過去釋懷,並在教導子女時以包容態度看待一切,現在淡泊的在高雄養老。

  同樣的情感,充滿在齊邦媛教授的著作《巨流河》之中,「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早已內化昇華成瑰麗靈魂的一部分,如同奔流在中國東北的巨流河河水,浩浩蕩蕩的注入渤海後沿著暖流南下,穿越了臺灣海峽,最終止於臺灣南端的啞口海。

  在艱苦歲月中,所有的洶湧波濤都以成為歷史洪流中不可泯滅的一部分,猶如書中所言:「它們是比個人生命更龐大的存在,在抗戰中,那些奔逃的人刻骨銘心的國仇家恨;那些在極端悲憤的中守護尊嚴的人;來臺初期,單純為建設臺灣而犧牲奉獻的人。許多年過去了,他們的身影與聲音伴隨我的青年、中年,也一起步入老年,而我仍在蹉跎、逃避……,直到幾乎已經太遲的時候,我驚覺不能不說出故事就離開。」這些遺民堅強且充滿韌性的生命力,讓價值與信念在時代輪轉中依舊閃爍著被歷史烏雲籠罩下的一絲光芒,也許一、二十年後,這些遺民就會走向莊嚴、無悔的人生終站,也許幾世紀後就會被完全的遺忘,一切將歸於永恆的平靜。

  看完這本書我熱淚盈眶,所有往事化為雲煙,這一群默默凋零的遺民最終將走向飄渺虛無的道路。然而外公總是從容慈祥帶著河南腔對我說:「唉!不要再為了古人以及過去的事難過了。」每當我為了史事悲泣或遭逢不如意時,這句話以及遺民們在刻苦環境中求生存的歷程,就會使我懂得感激與包容。

  「我們不能改變歷史的過往,但也無須為之後悔悲傷;然而尚未被歷史定義的未來,是可以努力創造的自由天堂。」在看完這本書後,我明白了這個道理,希望在未來人生未知的漫路上,憑藉著它的深刻意涵,開創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並包容四海,成為光榮華人歷史洪流的一部分。

 

----------------------------------------------------------------------------------------------------------------------------------------------------------------------------------------------
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國文教學組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