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拿到書時,很不明白為何對一位文學家而言,文化的旅程是「苦」的呢?

  讀著讀著,就發現所謂的「苦」,呈現給讀者的卻有種品茗後的回甘,品的是作者的感性文筆,是文字的優美,是塵世浮面,這可以說是富含個人情感的散文,有一種嘗過苦之後的回味,也令人抬頭冥思,一如作者所說的:「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出人生的滄桑感。」這段文字是一位在中國山水和歷史間跋涉的文人心中最真切卻又血淋的告白。他之所以能看見別於一般眼界的山水風光、能聽見異於常人歷史吶喊,是因為他熟悉中國歷史,這彷彿由心中的情感渲染了整個眼界,讓這眼前的景色不再只是山水,是歷史的畫作、戲劇的呈現,讀者被帶入這景色中,與歷史的人物角色相遇,藉由反思而融入了歷史之中。

  讀著讀著,就發現所謂的「苦」,呈現給讀者的卻有種品茗後的回甘,品的是作者的感性文筆,是文字的優美,是塵世浮面,這可以說是富含個人情感的散文,有一種嘗過苦之後的回味,也令人抬頭冥思,一如作者所說的:「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出人生的滄桑感。」這段文字是一位在中國山水和歷史間跋涉的文人心中最真切卻又血淋的告白。他之所以能看見有別於一般眼界的山水風光、能聽見異於常人歷史吶喊,是因為他熟悉中國歷史,這彷彿由心中的情感渲染了整個眼界,讓這眼前的景色不再只是山水,是歷史的畫作、戲劇的呈現,讀者被帶入這景色中,與歷史的人物角色相遇,藉由反思而融入了歷史之中。

  李瑞騰曾對《文化苦旅》的文筆做出評論:「你從來不曾想到,中國深沉的文化,可以用這樣漂亮乾淨的白話文表達出來。」從另一個角度切入,這深沉的歷史對於一般人來說是多麼沉重嚴謹,但這散文卻能帶領我們融入其中,甚至引發我們沉思,我想是因為余秋雨用漂亮乾淨的白話文表達出來,才能顯現中國文化這麼深沉的一面。我想將中國的「深沉」歸功於一位關懷與才華兼備的作家,應該不為過吧!

  因為余秋雨有「戲劇」的專長,使他的文筆比其他作家更有高明之處,他曾寫過許多戲劇論史稿,這份多年的戲劇才能看似和散文創作無關,卻使他即使寫山水遊記,也能鋪陳震撼人心的大場面;即使寫文化風俗,也能用戲劇情節貫穿其中;即使描寫風光山水,也能讓它們擁有一個專屬的角色,有了感觸、表情、旁白,使讀者會因為一個場景而發出和作者相同的想法;會因為一句詩詞而和文人有了同樣的感慨。這筆下的一草一物,因為有情感,所以動人。又為何余秋雨比其他人更有感性的筆觸?我簡單的想,筆法是由作者所執,作者的內涵、經歷甚至情緒都是這隻筆的墨水,注入紙面的是直接的對話,而呈現的是衝擊的感動,所以每當他出外遊歷,從敦煌到江南,從西湖到廬山,從蘇州到新加坡,他都能吸收這些經歷轉化成能量,執著眼前的景色透視時空;也能消化地方文化反吐出歷史間令人感慨落淚的遺憾。我願這樣想像,《文化苦旅》這本書是個地圖,上面有的是時空文明交織的座標,一句詩詞、一名文人、一個景致,都可以查詢到他的歷史定位。

  《文化苦旅》這本書很厚,五百多頁,但要將五千多年的中國歷史硬是擠入這篇幅卻也有些困難,所以當我一邊閱讀時,我感覺紙張越來越厚,越讀越重,因為作者在這小小的紙面灑上,一層又一層的墨,上面沉浸的是文人的苦悶、歷史的感慨、文化的遺憾,讀得我心臟發悶,因為他點出令後人清醒的一點,最令人遺憾的一點或是令人沮喪的一點。

  余秋雨將自己整個鑽進中國歷史中浸釀,我們喝下他呈現的這味,有的苦,苦的令人不忍再讀,這是落魄文人的苦;有的甜,甜而不膩,這是山光景色的甜;有的澀,澀的令人揪心,這是文化最脆弱的痛處……,酸甜苦辣全混在一起,淬煉出來之後的作品,不僅不會令人皺眉掩鼻,反而香氣四溢,喝下這《文化苦旅》的滋味,有的只是苦後的甘甜。

 

----------------------------------------------------------------------------------------------------------------------------------------------------------------------------------------------
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國文教學組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