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深耕計畫
 
   
   
   
 

教學卓越計畫
 
   
   
   
 

北二區教學資源中心主題式合作計畫
 
   
 

教學卓越計畫
 
   
   
   
 

 

 

 

 

大同大學107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通識教育中心參與計畫)
:::::::::::::::::::::::::::::::::::::::::::::::::::::::::::::::::::::::::::::::::::::::::::::::::::::::::::::::::::::::::::::::::::::::::::::::::::::::::::::::::::::::::::::::::::::::::::::::::::::

●分項計畫AA3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計畫
 ◎行動方案AA3-1•跨領域基礎通識課程方案

●分項計畫AB1厚植學生基礎能力計畫
 ◎行動方案AB1-1•精進深化通識基礎課程「現代公民素養」之教學開展方案
 ◎行動方案AB1-2•調整通識學習領域,擴大學生學習彈性方案
 ◎行動方案AB1-4•多元語文溝通能力方案

 執行內容:

AA3-1
跨領域基礎通識課程方案
  1 - 通識中心持續開設社區連結關懷等相關內涵之跨域實踐課程,培養學生具
  備社會關懷的胸襟,強化與在地連結及大學之社會責任;而「藝文探索與
  實踐」、「社團活動規劃與實踐」等相關課程,則屬跨學期累積之微型課
  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之能力。
2 - 外語中心規劃「英語簡報及口語表達」、「職場英文」、「商務英語談判
  」等實用外語課程,擬舉辦國際工作坊,強化學生未來職場能力。
3 - 造物教育中心擬舉辦分享工作坊,讓教師間的領域透過工作坊彼此交流、
  激盪,創發出新思維,開發新課程並讓現有課程逐步跨域、融合。
4 - 經營學院擬規劃「隨處可見的經濟學」、「財務報表」、「成本與決策」
  、「財務與金融」等課程來培育學生永續經營之成本管理能力。
5 - 設計學院擬規劃「設計表現方法」、「設計基礎」、「色彩材質表面處理
  」等課程,並以「跨域社會實踐專題」為核心,作為基礎通識課程之一環
6 - 工程、電資學院持續開設「機構設計實作」、「造物加工」、「應用電子
  創作」、「材料加工」等課程,由造物教育中心規劃並推動跨領域融合。
  
AB1-1
精進深化通識基礎課程「現代公民素養」之教學開展方案
  1 - 透過彈性學分之推動,強化通識課程專業承載度,並延伸連結至專業課程
  ,以培養學生深厚之基礎能力。本校「現代公民素養」課程之設置與內容
  規劃,首開臺灣大專校院通識核心基礎課程之模式,以初步培養學生通識
  核心能力。因此,除持續精進課程內容並導入外部評量工具(臺灣師範大
  學大學生基本素養測驗),以檢測學習成效之外,將依本校通識教育之目
  標與核心能力指標,分別開設與之相對應之微型課程、博雅通識課程,以
  拓展深化與院系專業學習之鏈結。
2 - 奠基基礎知識,發展核心課程並開拓人文加值課程。通識教育中心擬從「
  現代公民素養」授課單元出發,依據每個單元之知識延伸,由課程委員會
  擇定一至二門博雅通識課程為該素養之核心課程,透過資源挹注以強化該
  核心課程之實施品質,並藉由學習成果聯展之模式,經由公開發表之相互
  交流,一方面確保學生學習成效,另一方面則提供教師教學觀摩/學生典
  範學習之相輔相成的雙向刺激與循環。除此之外,將開設必修一學分之「
  人文加值課程」,強化學生美學教育;透過各式展演、座談、音樂會、展
  覽等藝文活動之參與,涵養覺知、情感、體驗、詮釋、表達與思辨知能,
  使學生能建立自我價值認同之美感能力。
  
AB1-2
走出象牙塔,形塑多元文化大校園
  調整通識學習領域,擴大學生學習彈性,激化自主學習意願以增強學習成效。
「ARCS 學習動機模式」理論基礎,強調以 Attention(注意)、Relevance(
相關)、Confidence(信心)、Satisfaction(滿足)四個要素引起學習者的
動機,並相互配合以達成激勵學生學習之作用。因此,立足於學生興趣而自主
挑選學習主題之模式,規劃「通識自學領域」,強調以「社會關懷回饋」之核
心精神,並透過教師引導與「通識專題」製作的跨領域學習型態,以學習意願
更強、彈性更高、領域更廣、成果更具體的課程設計,提高教學/學習品質。
再者,通識學習能力為展現在各類專業知識外之軟性實力,因此,通過專題形
式之成果導向學習模式,可培養團隊合作、溝通協調等核心能力。除「社會關
懷回饋」自學主題外,亦將規劃「智慧型機器人設計」、「自主學習專題」、
「創客松創業模擬專題」等學習軸線,以刺激學習者學習動機,並擴大專題式
學習內涵。
 
AB1-4
跨越鴻溝僑外生輔導計畫
  1 - 增設微型課程,強化學生學習:由於課堂時數有限,許多學生在書寫、表
  達、敘事方面之練習,並不足夠。是以,主題式語文微型課程之規劃,如
  :口語表達、閱讀與寫作、簡報製作與表達等,可為學生提供正規課程外
  之深度練習,並強化學生較為貧弱之邏輯思辨、深度分析、比較論述等能
  力,亦可藉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之意願。
2 - 建立補救教學平台,提供學生課後自學:每學期對「國語文能力檢測」表
  現不佳之同學,雖有進行「補救教學」,但每位學生情況不同,日後除上
  傳補救教學之錄影檔外,亦將於「大學國文教學網」增置補救教學平台。
  讓有需要之學生,能不受時間與次數之限制,自我加強與練習。同時,亦
  提供各式選文,以閱讀測驗之方式,讓學生於線上受測,再就學生施測結
  果,提供實質建議,以落實國語文教育之深化與強化。
3 - 深化在地連結,培養問題意識:本校雖自101學年度起,即規劃「走讀中
  山北路」之主題式學習活動,但如何深化此一活動,一直是通識中心亟欲
  解決之問題。因此,本行動方案擬藉由國語文能力表達課程,結合田野調
  查、實地採訪,並透過主題設計,引領學生走出校園,落實在地連結。初
  期,計畫以大稻埕為書寫、報導主題(如:霞海城隍廟之姻緣軼事、大稻
  埕之建築特色、文創品牌與老街活化、老街美食文化等),輔以微電影製
  作、故事連結、採訪紀要等,呈現大稻埕之各種面向,在增進學生對社區
  營造、在地連結與多元文化認識之餘,亦能藉由「做中學」之實際參與,
  提升其批判思考、跨域整合之能力以及本土關懷之精神。
4 - 簡報大賽議題化,訓練綜合表達力:簡報能力,乃係當代必備之軟實力,
  亦是結合邏輯思考、分析整合、資訊應用、口語表達、條理敘事、肢體語
  言之綜合表達力。日後,將循第二屆簡報大賽議題化之方式,設定簡報大
  賽之主題,將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藝術等面向。一方面訓練同
  學們分析整合、批判論述、邏輯思辨之能力,另一方面,亦可透過跨系、
  跨院之合作,讓其他科系教師共同參與、指導,並引導學生學習如何運用
  專業知識解決問題。
5 - 「大學國文教學網」持續更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本校「大學國文教學
  網」之建置以及臉書專頁之討論互動,乃開國內各大學「國文教學課後延
  伸」之先。為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同儕觀摩與成長,補充相關之教學
  資源,特別於103年4月設置「大學國文教學網」分享平台(分享平台網址
  :http://140.129.6.188/classicreading/)。未來,除了持續更新網頁
  內容以及全面上傳學生優異學習作品外,亦致力落實與「國語文能力檢測
  」試題設計結合,以提高學生之使用率及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並就「學
  用合一」之需求,以更多元之文章、影片分享和議題討論,開啟與培養同
  學們之跨界整合力、社會關懷力、職涯就業力以及國際關注力。
6 - 推動「經典五十」,拓展宏觀思維:搭配國語文能力表達課程,推動「經
  典五十」,書目類別涵蓋人文藝術、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物傳記等,
  希望藉由大量閱讀與心得寫作競賽,拓展學生之視野與思維,並強化學生
  思考及表達能力。
 

 


---------------------------------------------------------------------------------------------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40號  電話:(02)25925252轉3534#28  傳真:(02)25853848

©2007 Tatung University GEC Webteam 聯絡我們